|
1月20日,由新華網主辦的第五屆“綠動中國,綠創未來”綠色發展峰會在北京召開,會上發布了“2018中國綠色發展典范城市、綠色發展最具影響力企業品牌”, 公司控股股東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憑借在綠色品牌、環境保護、循環經濟、科技創新、低碳節能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優異表現,榮膺“2018首批最具影響力綠色企業品牌”。
同時,沙鋼集團在科技創新助力綠色高效發展、循環經濟提升可持續發展水平、節能減排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低碳發展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成功舉措,寫入了《中國綠色發展成果報告[2018]》,為鋼鐵企業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生產方式綠色化,推進高質量發展進程提供了有益參照。
據了解,近年來沙鋼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將企業發展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堅持以建設清潔生產環境友好型企業為目標,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將全面實施“節能減排低碳化”工程作為建設現代化鋼鐵企業的第一要務,積極推廣應用節能環保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持續實施環保節能技術改造,全面提升環保科學管理水平,實現企業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和協調發展。
沙鋼從2011年開始,就啟用“機器換人”計劃,目前已經上馬了100多臺機器人。未來3-5年內,沙鋼將采用1000-1500臺機器人,形成強大的機器人“軍團”,促進企業向綠色化、智能化、低能耗方向轉型升級。
2018年初,沙鋼引進美國紐柯鋼鐵公司薄帶鑄軋技術建設的中國第一條超薄帶生產線正式竣工投產,相對于傳統的生產線,整條超薄帶生產線的設備布局緊湊,不需要鑄坯火焰切割、加熱爐及熱連軋機組,單位燃耗減少95%、水耗減少80%、電耗減少90%,極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能耗,真正實現了綠色生產。
2018年以來,沙鋼把環保工作作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全面對照國家最新環保標準、參照國際先進標準,以國內超一流、國際領先的鋼鐵企業為標桿,累計投資超85億元,全面實施“大氣污染、固廢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等“四大”治理工程,到2021年這些項目建成投運后,沙鋼的環保管理將達到國內超一流領先水平。
沙鋼在行業內率先將鋼鐵制造流程由“資源—產品—廢物”的單向直線型轉變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圓周循環型,探索、總結出了一套發展綠色產業鏈的成功模式。自主開發的轉底爐處理含鐵、鋅塵泥資源循環利用項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含鐵、鋅塵泥生產線,榮獲2017年度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填補了國內轉底爐技術的空白,實現了含鐵、鋅塵泥等二次資源的循環高效利用,引領全球鋼鐵行業技術和工藝路線的變革。
2018年9月,沙鋼動力總廠動力能源管控中心全面投入運行。45臺電腦頁面實時顯示能源系統的運行數據和各種運行操作畫面,通過遠程集中控制,實現了全公司能源系統的統一管理和平衡調度,在保證全公司生產及動力工藝系統穩定性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整體能源的利用率和經濟性。
去年6月份,沙鋼啟動了6S-TPM精益管理項目,確定了首批推行的7個樣板區,在樣板區率先建立起示范標準,并作為借鑒展開的起點,逐步推進“一月一區一樣板”、“兩源”排查,以星火燎原之勢在全公司范圍內全面鋪開。通過6S精益管理的逐步推進,進一步清潔現場、規范行為,深化精益管理文化建設。